薪火相传百年路,砥砺奋进新征程。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,浙江省总工会联合新华网推出全省工会“话百年工运·展时代风采”大访谈系列活动。昨日,作为示范展示的首场访谈活动在杭州举行。省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吕志良,省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孙耀铜出席。
聚光灯下,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访谈者,以“百年工运精神传承者”和“勇立潮头破浪者”的双重身份,开启了一场“沉浸式对话”。他们分别是:平湖市委书记仲旭东,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朱鸯鸯,浙江省劳动模范、绍兴柯桥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丁卫松,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大赛电力赛道冠军谢超,浙江省劳动模范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叶阳辉。
场景切片:“原本普通的一条过道,经过工会改造,成为了24小时开放的‘暖心驿站’。”现场连线环节,仲旭东对当地140家工会驿站的建设感触深刻。未来,平湖市将持续深化党工共建模式,“让快递箱装满安全感、外卖餐盒传递幸福感、直播间绽放获得感……”
“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、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智能化、数字化浪潮中抢占先机。”身为科技领域的企业高管,朱鸯鸯认为,产改推动“人力资本”向“创新资本”跃升,激活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;实现了从“流水线工位”到“职业发展生态”的转变,重塑了职工的成长价值,“展现了企业和员工双向奔赴、共生共赢的局面。”
“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,要敢于创新!”丁卫松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。当听到他和团队的创新技术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收8000多万元时,席间掌声如雷。
访谈现场金句频出,互动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。有儿子提问劳模父亲“如果再来一次,您还希望我成为一名焊工吗”,有外卖小哥提问同行前辈“新骑手跑单,怎么做到单多又准时”,有员工提问老板“企业如何保障一线员工的职业上升通道”,有班组徒弟提问师傅“成为班组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”……
共情瞬间:“你今年25岁,已经是有9年工龄的焊工。作为父亲,说不心疼肯定是骗人的,因为这个过程要吃很多苦。”丁卫松深情地望向儿子丁澄洋,“焊工的‘工’,既是工人的工,也是工程师的工。成为优秀的焊工才能技能报国。”丁澄洋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他说,“我理解了两横一竖这个字,既是父辈口中的‘工’,也是我辈脚下的‘干’。我会用手中的焊枪燃亮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海阔天空。”
“送外卖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提供了情绪价值。”叶阳辉细数这些年送外卖遇到的温暖瞬间,耐心地向新手小哥讲述“熟能生巧”的要素,并叮嘱道: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!希望你也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价值。”
“让不管是擅长带团队还是爱钻研技术的人,都能找到晋升路径。”朱鸯鸯介绍了企业的激励机制,“希望让有能力、有贡献的员工得到更多回报,实现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。”
“我们基层班组技能传承有一个非常好的路径,就是师带徒。”谢超用自身经验告诉徒弟,不仅要从师傅身上学习过硬的技能技术,还要从被动参与者心态逐渐转变成“班组的事就是我的事”的主人翁心态。
一个个情真意切的问题,一次次温暖有力的回应,让活动现场充满了温情与力量,也让百年工运精神在这一问一答中,更加深入人心。
接下来,全省工会将开展以“百名党委书记话工运”“百名企业家话产改”“百名劳模工匠话创新”“百名班组长话建功”“百名职工群众话奋斗”为主题的大访谈活动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作贡献、建新功。